第(3/3)页 说白了就是要跟县里拿钱。 想要发展一个村,没有资金是不行的。 至于这次试验村的发现,张军也没打算给现在的农村找出路,而是打算给三四十年后的农村找出路。 接下来二十年,分田到户的模式,已经足够让农村暂时发展起来。 但在二三十年以后,这种发展模式就不行了。 后来全国各地搞合村并镇、新农村建设、宅基地改变等,其实都是国家在给农民找出路。 理想状态是,农民在家也能赚城里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。 在城里要租房对、吃饭什么都要花钱,在农村,这些开销能减少很多。 如果全国农民的收入,都能达到城里的三分之二,算下来,其实跟城里也差不多了。 至于以后要走什么样的路,其实完全没有头绪。 张军现在也不知道,只能一点点试。 但这个不能跟其他人说。 如果其他人知道,两三年之后,农村的问题就能基本解决目前的困境,谁还会支持他? 赵海清不知道张军的心思,还以为他有其他的顾虑:“那行吧!我还是想说,把实验存放在县城周围要比放在偏远地区,真的好太多了。” 张军说道:“现在秋收已经快完了,只要赶在春耕之前决定就行,还有这么长的时间,不用太着急。” “麻烦师兄帮忙跟领导说一声,我们也可以尽快把这个事确定下来。” “前期也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,能尽快决定下来自然是更好的。” 赵海清自然明白这个道理:“行!那我尽快跟两位领导汇报,有了结果,第一时间通知你。” 张军忽然想起自己租房就快要下来:“过两天我可能要在县里租个房子,招待所肯定是找不到我,我把地址留给你。” 赵海清立刻找来纸笔:“行,那你留个地址。” 张军立刻写下一个地址:“那就辛苦师兄了。” 赵海清看了一下地址:“这都是我应该做的。” 把张军送出单位,赵海清并没有任何耽搁,立刻去汇报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