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是个带着大坑的白莲花问题,香港电影市场七八十年代非常繁荣,但绝大多数电影都是烂片,陈导之前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吗? 这就像一个养了二十年鸡的养鸡场场长问另一个养鸡场老场长:“市面上为什么那么多卫生不合格的鸡蛋?” 冯小钢是个人精,原本不该掉坑里的,然而这几年市场太乱他也吃了亏,火气有点大。 所以他是这么回答的:“国内电影垃圾遍地,一定和大批的垃圾观众有关系,如果没垃圾观众捧场,垃圾电影就没生存空间, 制片人也就不会制作垃圾电影。”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里, 充斥大量不合格的产品,是因为消费者眼瞎盲目购物造成的? 此言一出冯导瞬间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,被骂的体无完肤。 其实冯导心里应该清楚烂片无论如何都会存在,强如好来坞,一年下来也大部分是烂片。 最差劲的是大家都知道他早年拍的、甚至大部分作品都可以打上烂片标签,自己是烂片界的既得利益者,却反过来说这样的话。 而且他心里也是明白真正结症所在的,其中之一就是不公平的发行机制,而在发行上搞猫腻,他正是先行者。 九十年代末大陆搞所谓春节档,正是他联合当时唯一的发行商中影一起搞的,每年都被他占着,别人一根针都插不进去。 现在市场放开了,这么搞的各路人马多了,而且花招尽出各显神通,连他这老司机都有点蒙圈。 尤其是今年他在中影的靠山正式退休,优势进一步丧失,于是两年后终于憋不住满腹牢骚,被人一撩拨就乱喷了。 这件事充分证明一点,冯导的小钢炮是假的,他是个人精,不真诚倒是真的。 年底到了,紫草坞的租期也到了,现代家已经装修好了在通风,随时可以搬进去。 《天国情书》在收尾,忙碌即将告一段落,反过来杨树得更多考虑工作室的未来如何发展。 到目前为止他走的是纯粹影视工作室模式,只管拍作品,其他的一概外包。 设备都没有自购,需要时租赁,商业广告代言业务始终也没聘用自己的经纪,都是委托秦姐的骏起菲阳传媒,拍完了电影现在连跑发行的工作人员也省了,直接委托给天格传媒。 到目前为止这一套运行顺畅,杨树无需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,把工作交给最专业的人去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