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正厅大门上有个牌匾,写着“飞鸿轩”三个大字,虽然修整过,不过看得出匾是老物件。 聂先生很谦和,自称是做军工生意的,与黄圣尹老公家族从事差不多的买卖,两人也很熟。 不过他显然做得不如人家好,不然也用不着卖四合院了。 既然是来看房的,大家也没心思坐着,三五成群四处浏览。 整个院落大气奢华,前后三进大小十八间房,建有花厅、游廊和假山。 在重新整修过程中,建筑用砖破损部分已经被替换,门窗重新彩绘过,用的是旋子彩画中等级最高的材料,聂先生指给大家看,:“这是金琢,那是碾玉,那是龙锦枋心……” 虽然听不懂,但美轮美奂看着挺高级,华丽而不失格调。 窗台、山墙以及屋檐各处镶嵌有形式各异的砖凋,以蝙蝠、磬和鱼构成的“福庆有余”等吉祥寓意,凋刻精细,古朴典雅, 门外有国槐,院内有合欢树、银杏树、海棠等树,虽然是隆冬,锦鲤池是恒温水,锦鲤色彩鲜艳很活跃。 “太气派了,”江诗语偷偷向杨树吐舌:“这哪是文化沙龙的样子,简直可以在这拍大宅门了。” 聂先生为大家介绍,这院子是清朝湖广总督程矞采军机处行走时在京城的私宅。 清朝军机大臣不是常设官职,当时程矞采是礼部主事兼任军机大臣,所谓行走就是兼职的意思。 聂先生说这个程矞采是江西南昌人,林则徐的同学,主持修建了虎门炮台,是对国家有功的人。 另外他还是诗人和书法家,着作有《飞鸿轩吟存》,正厅上的飞鸿轩就是他亲手写的。 对于是南昌人,涛姐、刘漫和超哥、孙丽都很感兴趣:“不错哦,是我们老乡。” 其实孙丽是魔都人,但嫁鸡随鸡也自认老乡了。 一百多年前的老乡也给大家带来了某种亲近感,看得出都很喜欢这地方。 宅子打理得很好,整修才两年,一切看上去都挺新,虽然后房有卧室,但主要是聂先生用来聚会谈生意的地方,使用率并不高。 聂先生说根据市府规划,这条胡同将打造成文化巷,一些零散住户将本着自愿原则慢慢搬出去,目前拆迁补偿是一平米10万左右。 “不过像这样的大宅子肯定会原样保留,这是这条胡同的价值所在。” 杨树看着挺满意,细节问题有刘漫和江诗语操心,他趁着这功夫边走边聊,分别和王恺、蒋欣以及娘娘谈了第三季合作的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