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七章 颠覆性的影响-《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杨导,想起来两年前咱们还在一起……”

    “看报道您的电影在曰本票房超过四十亿了?!那不是几辈子都花不完了?!”

    “刘大哥讲话理太偏,那是日元不是人民币,折合过来也就两亿多。”

    “两亿也够多了,加上之前国内的十一亿,你还不得分四、五亿?!几辈子都花不完!”

    “利息一年就两三千万了!”

    “我的妈呀,咱们什么时候能挣这么多钱?”

    “很快,等会去买瓶白干,喝完睡一觉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其实六月中旬《天国情书》的票房在曰本就超过两亿人民币了,杨树在国内没宣传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仍引来网上一些阴阳怪气的声音,不过再蠢的家伙被留言骂过之后,  也能想明白赚钱这种事和拍抗日剧不矛盾,于是很快换了一种说法,  成为评价这件事的主流:从近期的一些事就能看出来,杨树这个人骨子里缺乏人性关怀。

    “战争的双方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,我们反对侵略有自己的理由,但对曰本民众而言,他们也是那场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,那场战争给他们的国家同样带来沉重灾难,给他们的家庭带来骨肉分离,是一道迄今远未痊愈的伤口。

    所以很难理解,杨树怎么能一边拍摄杀戮的镜头,一边用一部纯爱的电影去赚取他们后代亲人的钱?这是缺乏人性关怀的行为,令人不齿。”

    “最可怕的情况不是杨树明知故犯挑战人性,而是他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,对人性关怀的缺失已经习焉不察,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,这种麻木不仁是国人的劣根性,远比明知故犯挑战人性更为可怕。”

    “在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下,在中日大体友好的氛围中,无论怎么看,杨树的人性关怀都是有问题的,可以肯定他的新片拍出来也会令观众感觉尴尬、恶心,甚至丢人。”

    有些善良属于低智商的善良,不过杨树相信这些评论和智商、善良、以及所谓人性关怀都无关,他不愿意给人随便扣帽子,但凭前世经验也能明白这就是因为某种原因来找麻烦的。

    这些评论也都是江诗语整理的,最终杨树给她定了个规矩:“以后但凡不是评价作品的,就别再整理了,骂我的拍马屁的都不需要。”

    不过群头们的恭维直接而赤裸裸,毫不掩饰对金钱名气的向往、羡慕和嫉妒,显得非常真诚,而且面对面无法拒绝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