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三章此去白玉京,瑶台戏仙子(求首订)-《我本红尘浪浪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,也许只是因为城墙犹如白玉,本来只是被朝廷名为‘京城’的地方,在更多人的口中,会用‘玉京’二字称之。

    “没错,这就是玉京城!”年老的父亲,用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,表情就要复杂的多。

    当年的他,也是跟着父亲一起来的京城。

    然后立下了和此刻儿子一样的志向。

    然而数十年过去了,少年步入中年,已经接近暮年,但距离志向依旧遥遥无期。

    他一次次的来,一次次的走。

    永远只是过客,而不是归人。

    入城的队伍,从八面开启的六十四扇城门门口,排列到了接近通天塔的地方。

    以李浪现在所在的位置,很有可能排队一天,都入不了城。

    队伍的前面,已经有人搭起了帐篷在生火做饭,显然是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,并对此习惯。

    “让一让!让一让!”一队骄狂的骑兵押着好些牛车,穿过人群,直冲向城门口。

    他们压根也用不着排队。

    一路上更是冲撞了不少人,将一些搭好的帐篷,掀的凌乱不堪。

    “那是什么人?”等骑兵们走远了,才有人小声问道。

    “还能是什么人?九卫中的吹牛卫呗!听说最近又巴结上了青阳寺妖僧雪清,如今怕是又为那妖僧寻了什么宝贝,上赶着去送礼呢!”一位经常来京城的商人回答道。

    吹牛卫便是九卫之一的‘千牛卫’,因为夺宫之战,九卫之中有八卫基本没有出手,坐看成败。

    所以事后,除了蛟龙卫以外的其它八卫,都被取了一些带有侮辱性的别号。

    尽管人们对亨帝晚年时的一些做派也看不过眼,甚至是至今犹在暗骂,但八卫的不忠,是另外的一回事。

    此刻李浪也没有想到,居然是在这种情况下,听到了雪清的名字。

    “看起来,雪清过的是真如履薄冰啊!”李浪心想,同时也在犹豫,入城之后,是否要第一时间上报身份,然后去获取他‘应得’的待遇。

    虽然妖僧的说法不好听,但看起来好处不少,只从实惠的角度出发,也还是香的。

    “小李啊!第一次来京城,感觉怎么样?”同行的一位老商人,此刻出现在了李浪的身旁,笑眯眯的问道。

    李浪道:“震撼,当然是震撼!”

    老商人却又上下打量了李浪几遍,然后只是说道:“那就好好挣钱,等挣够了钱,这神仙居所般的京城里,也能有你的一席之地。”

    李浪笑道:“相比起这个,我还是更迫不及待的想要入城,去那闻名已久的彩灯大街看看。”

    彩灯大街本名为‘隆兴大街’,连通着长隆坊和昌兴坊,只因为这条街上,都是民营的青楼,每到夜晚都会挂上五光十色的彩灯,这才被称之为彩灯大街。

    而女皇掌权之后,废除了将罪人女眷充入教坊司当官妓的惩罚,而是皆送到闻风使和香织处,以至于原本盛况的教坊司逐渐没落,在风俗业方面,逐渐被民间的青楼所超越。

    现在朝中当官的,也很少去教坊司寻乐子。

    而是都去与民同乐。

    至于教坊司还兼职培养曲乐人才、舞蹈人才,以配合礼部各种活动,并不是只提供官妓,好招待贵族、官员这一点。

    说句实在话,谁下班了去KTV喝酒,就冲着唱歌去的?

    特别是在一群大老爷们组团出行的时候。

    真就为唱歌,烧烤摊上喝两箱,嚎几嗓子得了,还省钱、省事。

    “年轻人,是该多风流!”老商人肯定了李浪的想法,然后还主动向他介绍了一下,彩灯大街上都有哪些玩法,还有怎么能省掉一些不必要的赏钱。

    这聊起来,便立刻吸引了不少同好的注意力。

    二人的周围,立刻围上来一群人,大家都兴奋的讨论着,无疑是再次证明了,能够让男人们充满凝聚力的方式中,搞颜色始终排列在前。

    时间一点点过去。

    直到城门落锁,距离他们入城,都还要相当长的一段距离。

    长长的队伍中,时不时的发生一些骚乱。

    这是有人想要趁着天黑,跑到前面去插队,然后就被发现了。

    当然,也有没被发现的。

    这就只能算是他们运气好了。

    守城门的士兵们不会管这点小事,只要不在城门口闹起来,旁的都听之任之。

    第二天天亮之后,城门再开,长长的队伍,开始继续缓慢的移动。

    等终于轮到李浪的时候,居然又接近黄昏了。

    看着一脸严肃的士兵们,在身后的货箱里各种粗鲁的翻找,李浪应景的叫骂了两声,也并不怂。

    大乾的律法虽然还算严苛,但并无明文规定,不许侮辱士兵这一条,而且大乾一贯向武之风浓郁,即使是没有真的修行超凡,但学习普通武学的人,还是极多的。

    武艺在身吗,胆魄自然也足。

    李浪叫骂,也是随大流。

    毕竟一些运送瓜果、蔬菜等物入城的商人,最怕的就是被坏了货物的品相,影响到价格。

    他们可比李浪骂的要狠多了。

    那些士兵却也不管,依旧是我行我素。

    负责翻看李浪通行文书的守将,看着李浪的度牒,又看了看李浪头上戴着的假发,眉头锁紧。

    “你是个和尚?”守将问道。

    李浪摘掉了头上的假发,又脱掉了身上外罩着的衣衫,还原成僧袍。

    双手合十,道一声:“阿弥陀佛!”

    转眼间,便居然宝相庄严起来。

    “行者李浪,年十七,无州贯。诵经三百三十二纸,并诵诸陀罗尼。请法名慧浪,住阳州府青阳山青阳宝刹望雪堂。”守将眉头更紧了。

    他觉得这文书上的有些名词,是熟悉的。

    但一时间想不起来。

    突然他身旁的另外一名军士,突然喊道:“你···伱!你是那个慧浪?”

    “那个写出‘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’的慧浪?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可没有收敛,一时间便引得周围的许多人,同时将注意力转移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是我!”李浪说道。

    他没有拿出另外一份托浚水剑派的关系弄到的文书,只因为他想通了,不隐藏身份。

    来京城,他就是来看一看这世间最奢华的,就是来闯一闯这龙潭虎穴。

    藏头露尾,岂不本末倒置?
    第(2/3)页